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

新的玻璃缸

陸龜缸裡植物的生長現況(7/9)

左邊的迷迭香移入一個多月了,生長正常;中間的細葉雪茄生長迅速、右邊朱槿、洋落葵跟大麥草長得頗恣意。百慕達草跟類地毯草則是小苗不耐踐踏,終究是長不成規模。

最近灑了 大花咸豐草跟山萵苣的種子,後者估計長大的機率是零,不過種子剩太多了,不管他。



多數人都會建議養陸龜(尤指幼龜或小型龜)不要用玻璃缸,而是用整理箱。整理箱有很多優點,一般來說高度較低因而通風,如果選用柵狀的整理箱就更透氣了。另外就是跟缸比起來相對便宜,輕、耐用又好清洗。其中最主要不建議使用玻璃缸的理由,在於國外的飼養指南指出:陸龜無法理解透明的阻隔材質,這樣的環境會讓陸龜一直碰撞玻璃或壓克力。

而網狀或其他材質,至少讓陸龜知道自己被阻隔起來,慢慢習慣被圈養的生活(實際上,歐系陸龜似乎並不安於待在箱子或缸子裡)。如果可以處理這些缸子的缺點,當然不必限定只能使用整理箱、木箱來養陸龜,畢竟爬店哪間不是用缸子。

養了一年多的這隻歐陸,原本給牠使用的是柵狀整理箱並用土養,後來還加了二樓增加空間,讓牠能爬也能往下挖。但歐陸真的超活潑好動,即便是這樣的整理箱加上網子,牠也曾經數次脫逃。




牠能輕易地垂直攀爬 



後來很幸運地從老闆那邊接手一個爬缸。算了一下,面積雖然比原本的兩樓整理箱稍小,不過一方面長度較長,可以規劃出較長的路線;另外就是新奇,想嘗試看看弄個新家給牠,反正舊的還在,要是不好住隨時可以搬回去。



首先要解決玻璃缸的主要缺點:通風

不通風的原因其一,跟整理箱相比玻璃缸通常缸壁較高,如果陸龜的生活空間是在底層,又把前玻璃門蓋上,的確是比整理箱悶。所以第一個是讓高度變小,挑了兩個大小剛好的整理箱塞進缸裡,並由下而上依序放入水苔、排水架、粗石混泥碳土及沙、中顆粒石混泥碳土及沙、  泥碳 土混沙、紅土,。

墊高之後,陸龜活動的空間便離缸口較近,並且讓前面的玻璃門不必置於軌道上而是缸底,前側也就跟著更開放而通風。

土養的好處很多,如果土量夠,龜口又不多,幾乎只要撿大便、挑一挑尿酸就ok。特別是歐陸超愛挖,我在最右側如往常使用盆器側置當作臥室,採半穴居的形式,深度12~15公分;洞口一出來就是一個拱橋稍微高於地表,出口是一株葉子永遠只有一天壽命的地瓜;再往左側是一小塊空地,過去又是另一個小的便橋,下方是第二個洞。




 有了3D的立體空間,就能讓有限的缸子裡,陸龜的活動空間變大,遮蔽處多,並且分出主要路線/支線,以及步行區及挖土區。路線及步行區用紅土夯實土表,並設置一些瓷磚加減磨磨爪子;而在挖土區則是各種介質混合,滿足歐陸挖土的天性。而數個遮蔽處和後來種的植物,都能讓幼龜更有安全感。



下面就是新家初期的樣子, 左側是大麥跟小麥草,右側是朱槿,後方也是朱槿跟地瓜






#從洞裡透過橋可以往外看,視野可以到對角線



#直接出洞口,可以從橋出來也可以靠牆走 

# 一路走出來就到左側水盤,天冷的話這邊上面會放uva加熱燈具。靠牆的有辣木、百慕達草、類地毯草、蘿蔔、黃麻、菊苣的苗,  右邊是大麥、小麥草,中間是落葵(皇宮菜)。基本上好吃的都會很快被吃掉。 



#種越多,就可以好幾天不必餵





#初期全圖 


#右側也是大麥跟小麥、辣木跟朱槿。辣木原本一排都被啃光了

  
 #玻璃門這樣放低,就更通風了



# 在拱橋一號上面吃火炭母草


#門口的火炭母草



# 牠會在裡面來回輾草,所以適合的植物就以能吃但牠不愛吃、耐踐踏、的為主。


要讓植物生長,就得提供足夠的光照,這邊的燈具有三個T5層板燈,一個HO 24w使用865,一個是HE 14w 4000K,一個是14w的zilla燈管但是uvb太強,那個朱槿一直變型,最近先開舊的zoomed 5.0,等草長壯一些再開zilla的燈管。


一號龜窩保留了一個月,確定牠在這個缸裡住得ok我才撤掉。一開始牠早上還是會一直撞玻璃門想出來,但是在這些植物長出牆的形式之後,我清晨就能好好睡覺了。如果一直被陸龜躁動想脫逃的行為困擾,或許可以試試看在龜窩的設置及植披做些變化。要注意的是,太多高低可能不適合所有陸龜,而比較接近箱龜的棲地。

放牠出門散步的時候,個人是覺得跟空曠草地相比,在有小型灌木又透光的地方,歐陸的行為最活躍而顯得自在,可以朝這個方向設計。原本我是有移植小型香草灌木在左側,但那是從特力屋的待掛區撿回的,一下就掛了,之後有機會再嘗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